肺部被真菌感染怎么办
肺部真菌感染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氧疗支持、手术清创、免疫调节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治疗。肺部真菌感染通常由吸入真菌孢子、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慢性肺部疾病、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
1、抗真菌药物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需根据病原体选择特异性抗真菌药物。白色念珠菌感染可使用氟康唑胶囊,曲霉菌感染可用伏立康唑片,隐球菌感染需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周期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给药过渡至口服。
2、氧疗支持
中重度感染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3、手术清创
当形成真菌球或肺组织坏死时,需行肺叶切除术清除病灶。手术适应证包括大咯血、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病变、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的病灶。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继续抗真菌治疗防止复发。
4、免疫调节治疗
HIV感染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重建免疫功能,器官移植患者需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可辅助使用胸腺肽肠溶片等免疫增强剂,但需注意避免诱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5、环境控制
职业暴露人群需佩戴N95口罩,避免接触霉变谷物、禽类粪便等。居家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接触施工扬尘、腐烂植被等高危环境,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每公斤体重1.2克,可适量食用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监测体温和咳嗽症状变化,若出现咯血或呼吸困难加重应立即就医。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