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发黑怎么了
手指甲发黑可能与外伤、真菌感染、黑色素瘤、甲下出血、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或撞击可能导致甲床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甲下淤血。早期表现为紫红色,随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黑褐色。通常伴随局部压痛,无需特殊处理,待新指甲生长后可自行恢复。若疼痛剧烈或持续肿胀,需排除骨折可能。
2、真菌感染
甲癣中的黑色真菌感染可导致指甲变黑增厚,常见于长期接触水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伴随甲板分层、碎屑堆积,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3、黑色素瘤
甲母质黑色素细胞恶变时,指甲可出现纵行黑线并逐渐增宽。黑线边缘模糊、颜色不均匀或甲周皮肤变黑时需高度警惕,需通过皮肤镜和病理检查确诊。早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4、甲下出血
血液系统疾病或抗凝药物使用可能导致自发性甲下出血,表现为指甲下不规则黑斑。可能伴随其他部位瘀斑或牙龈出血,需检查凝血功能。原发病控制后症状可缓解。
5、药物反应
长期使用米诺环素片、抗疟药等药物可能引起指甲色素沉着。通常为多个指甲对称性灰黑色改变,停药后数月可逐渐消退。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日常应注意保持手部干燥清洁,避免指甲外伤,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手套。均衡饮食有助于指甲健康,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7和铁元素的食物如鸡蛋、坚果、瘦肉等。发现指甲颜色异常持续两周以上,或伴随疼痛、肿胀、甲板变形等症状时,应及时至皮肤科或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真菌检查、皮肤镜或病理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