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症有什么
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病变及周围血管疾病等。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需定期监测血压并及时干预。
1、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破裂。常见表现为突发头痛、肢体麻木、言语障碍,严重时可出现昏迷。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
2、心脏疾病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进展为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治疗需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和心脏重构。
3、肾脏疾病
肾小球内高压可导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泡沫尿,晚期出现水肿、贫血。需使用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保护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
4、眼部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出血渗出。严重者可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或视神经水肿。需定期眼科检查,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5、周围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严重时发生肢体坏疽。颈动脉斑块可能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建议监测踝肱指数,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
高血压患者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小于24;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出现头晕、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