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腱鞘炎的病因有哪些
足跟腱鞘炎可能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感染因素、风湿性疾病及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足跟疼痛、局部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可能导致跟腱过度牵拉,引发腱鞘急性损伤。常见于跑步、跳跃等需足部频繁发力的运动。急性期需制动休息,配合冰敷缓解肿胀,后期可逐步进行跟腱拉伸康复训练。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足部动作如长时间行走、站立等,会使跟腱与腱鞘持续摩擦导致慢性炎症。多见于职业需长期负重的群体。建议调整活动强度,使用足弓支撑垫分散压力,必要时穿戴跟腱保护支具。
3、感染因素
细菌通过足部伤口或血行感染可引发化脓性腱鞘炎,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4、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累及跟腱鞘膜,出现对称性疼痛和晨僵。需长期服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配合局部激素注射控制炎症。
5、解剖结构异常
跟骨后突过度增生或扁平足等先天畸形,会增加腱鞘摩擦概率。轻度可通过矫形鞋垫改善,严重者需手术矫正骨性结构,如跟骨成形术。
日常应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跟腱,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行走,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运动医学科,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腱鞘病变程度,必要时接受冲击波治疗等专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