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多见于早产儿,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与胎龄密切相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典型症状多在出生后4-6小时出现,包括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频率增快等呼吸窘迫表现。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暂停、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该病需与新生儿湿肺、胎粪吸入综合征等疾病鉴别诊断。
治疗以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为核心,配合机械通气支持。预防措施包括产前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避免不必要的早产。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需立即进行预防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护理需维持中性温度环境,严格控制液体入量,监测血气分析指标。
家长需注意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和节律,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出院后应定期随访肺功能发育情况,避免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喂养时需采取头高体位防止呛奶。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按计划接种疫苗,特别要重视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