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低烧起疹子是怎么回事
孩子低烧起疹子可能与幼儿急疹、风疹、手足口病、水痘、药物过敏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皮肤红斑或丘疹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多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家长需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适当补充水分,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
2、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导致,发热1-2天后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淋巴结肿大。皮疹通常3天内消退,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家长需注意隔离患儿,孕妇避免接触以防胎儿畸形。
3、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表现为低热,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疱疹样皮疹。家长可给孩子准备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重症需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皮肤破损处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会导致全身性丘疹、水疱,伴有低热。家长应剪短孩子指甲防止抓挠,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擦阿昔洛韦乳膏,继发感染时需用夫西地酸乳膏。发热期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5、药物过敏
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可能引起药疹,表现为发热伴多形性皮疹。家长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记录药物名称供医生参考。轻症可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
孩子出现发热皮疹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通风,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体温升高时可进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但禁止使用酒精擦浴。皮疹未明确诊断前避免擅自涂抹药膏,所有药物使用均需经儿科医生评估。若孩子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皮疹出血或高热不退等情况,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