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抓痕怎么治疗
皮肤瘙痒抓痕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免疫调节剂、光疗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抓痕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皮肤干燥是引起瘙痒抓痕的常见原因,日常可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涂抹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皮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7摄氏度以下,减少搓澡频率。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冬季可使用加湿器改善环境干燥。
2、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适用于荨麻疹或过敏性皮炎患者。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但青光眼患者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药膏可短期用于湿疹或神经性皮炎发作期。每日薄涂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面部及皮肤皱褶处应选择更低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出现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免疫调节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特应性皮炎患者。这类药物不会引起皮肤变薄,但初期使用可能出现灼热感。用药期间需严格防晒,避免与光敏性药物同用。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对顽固性瘙痒症有较好效果,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每周治疗2-3次,通常8-12次后见效。治疗期间需佩戴防护眼镜,治疗后注意皮肤保湿。光敏性疾病患者及皮肤癌高危人群禁用此疗法。
日常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摩擦皮肤。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洗澡时间在10分钟以内。若瘙痒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皮疹扩散、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可能。夜间瘙痒明显者可剪短指甲,戴棉质手套入睡防止抓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