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脱出的原因是什么
内痔脱出可能由长期便秘、妊娠期腹压增高、久坐久站、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内痔脱出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
1、长期便秘
长期便秘会导致排便时过度用力,增加直肠静脉压力,促使内痔形成并脱出。粪便干硬可能擦伤痔核表面引发便血。改善措施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
2、妊娠期腹压增高
妊娠中后期子宫增大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形成痔核。伴随症状包括肛门坠胀感和排便后痔核脱出。建议孕妇采取侧卧位休息,每日进行提肛运动,使用温水坐浴缓解症状。若出血严重需就医,禁用含麝香的中成药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3、久坐久站
持续保持相同体位会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导致静脉丛充血扩张。常见于司机、办公室人群,可能伴随肛门潮湿瘙痒。应每小时活动5分钟,使用透气坐垫,避免穿紧身裤。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或化痔栓。
4、肛门括约肌松弛
老年或多次分娩女性因盆底肌功能减退,无法有效固定痔核组织。典型表现为咳嗽或行走时痔核自行脱出,需手法复位。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治疗。
5、直肠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患者易发生直肠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形成巨型痔核。常伴随呕血、腹水等肝硬化症状。需治疗原发病,避免粗糙食物刺激,出血时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禁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选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便后使用温水冲洗。每日进行提肛运动3次,每次收缩肛门30下。若痔核无法回纳或持续出血超过3天,须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和出血情况,就医时携带相关病历资料供医生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