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是怎么造成的
宫寒可能由肾阳虚、贪凉饮冷、长期受寒、气血不足、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畏寒肢冷等症状。
1、肾阳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伤肾阳,导致胞宫失于温煦。肾阳虚型宫寒常伴随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可遵医嘱使用艾附暖宫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温补肾阳。
2、贪凉饮冷
经期或产后过量食用生冷食物,寒邪直中胞宫。这类情况需忌食冰品冷饮,日常可饮用生姜红糖水,配合艾灸关元穴改善症状。
3、长期受寒
长期处于低温环境或衣着单薄,寒邪侵袭下焦。建议注意腰腹部保暖,睡前可用艾叶煮水泡脚,症状明显者需中医辨证调理。
4、气血不足
过度节食或慢性失血导致气血亏虚,胞宫失养。表现为经量少色淡,宜食用当归羊肉汤等温补膳食,必要时服用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等中成药。
5、情志不畅
长期抑郁焦虑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此类患者多见经前乳房胀痛,需保持情绪舒畅,可配合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疏肝解郁。
宫寒患者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露脐装与空调直吹;饮食上多食用桂圆、红枣、生姜等温性食材,少食螃蟹、苦瓜等寒凉食物;冬季可每周艾灸神阙穴2-3次,每次15分钟;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闭经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中药调理或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