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窒息急救方法
宝宝窒息急救方法主要有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压胸法、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及时就医等。宝宝窒息通常由异物阻塞气道、喉头水肿、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1岁以上婴幼儿异物窒息。施救者需从背后环抱宝宝,一手握拳置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该方法通过增加腹腔压力推动膈肌上移,促使肺部残留气体冲出气道异物。操作时需注意力度控制,避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若宝宝失去意识须立即转为心肺复苏。
2、拍背压胸法
针对1岁以下婴儿的首选方法。将婴儿面部朝下置于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掌根连续拍击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随后翻转婴儿仰卧,用两指快速按压胸骨下半段5次。该手法利用重力作用和胸腔压力变化促使异物排出。操作时需保持婴儿头颈部稳定,拍击力度以能使婴儿头部轻微震动为宜。
3、人工呼吸
当宝宝出现呼吸停止时需立即实施。清除口腔异物后,用嘴完全包住宝宝口鼻轻柔吹气1秒,观察到胸部抬起即为有效。婴儿每次吹气量约30毫升,儿童约50毫升。人工呼吸能暂时维持血氧供应,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部胀气,吹气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2-20次。
4、心肺复苏
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婴儿采用两指按压法,儿童采用单掌按压法,按压位置为胸骨下半段,深度为胸部前后径1/3,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能维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实施时需确保按压充分回弹,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5、及时就医
任何窒息急救后均需送医检查,特别是存在持续咳嗽、喘鸣、面色发绀等情况时。医生可能通过喉镜取出深部异物,使用肾上腺素缓解喉头水肿,或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对于反复发生窒息的宝宝,需排查气管食管瘘、喉软骨软化等先天性疾病,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家长应定期参加婴幼儿急救培训,掌握正确急救手法。家中需将小颗粒物品远离婴幼儿活动区域,进食时保持坐姿并避免嬉笑哭闹。建议在厨房、卧室等区域配备急救包,包含医用镊子、吸球等工具。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食物性状,坚果、果冻等高危食品需谨慎给予。如发现宝宝出现异常咳嗽、呼吸费力等前驱症状,应提前做好急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