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该怎么办
流鼻涕可通过热敷鼻部、补充水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服用抗组胺药物、应用鼻用减充血剂等方式缓解。流鼻涕通常由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环境刺激、血管运动性鼻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鼻部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及两侧鼻翼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热蒸汽能促进鼻腔毛细血管扩张,加速黏膜纤毛摆动频率,有助于稀释并排出鼻腔分泌物。该方法对感冒初期或干燥性鼻炎引发的流涕效果显著,可配合拇指按压迎香穴增强效果。
2、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温水或淡蜂蜜水为宜。充足体液摄入能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改善纤毛清除功能。尤其适用于发热伴流涕者,可预防脱水导致的鼻腔干燥性疼痛。建议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3、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或等渗海盐水喷雾,每日冲洗鼻腔2-3次。冲洗时头部前倾45度,喷嘴对准鼻翼侧方,能机械性清除过敏原、病原体及炎性分泌物。对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患者尤为适用,可减少鼻用激素使用频率。儿童需选用专用鼻腔冲洗器,家长应协助控制冲洗力度。
4、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H1受体拮抗剂,能阻断组胺引起的黏膜水肿和分泌亢进。适用于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清水样涕,服药后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反应。哺乳期妇女及青光眼患者慎用,2岁以下婴幼儿须遵医嘱调整剂型。
5、鼻用减充血剂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赛洛唑啉鼻喷剂等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快速收缩鼻腔血管减轻充血。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鼻充血。对急性鼻窦炎导致的脓性鼻涕有效,但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苯肾上腺素类减充血剂。使用后需清洁喷头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血管扩张。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用力过猛可能导致中耳炎。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黄绿色脓涕、面部压痛时,需排查细菌性鼻窦炎可能。花粉季节外出建议佩戴纳米纤维防护口罩,减少过敏原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