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的八个步骤
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判断环境安全、检查意识与呼吸、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持续循环操作、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八个关键步骤。
1、判断环境安全
实施心肺复苏前需确保施救环境无坍塌、触电、火灾等危险因素,避免二次伤害。若环境不安全,应优先转移患者至安全区域或消除危险源。
2、检查意识与呼吸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俯身贴近患者口鼻,用5-10秒时间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是否存在自主呼吸。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3、呼救
指定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若为单人施救,成人患者应先拨打急救电话后再开始按压,儿童或溺水者则可先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再呼救。
4、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其侧,双手掌根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深度,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按压时需确保胸廓充分回弹,减少中断时间。
5、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注意避免过度后仰颈椎,怀疑颈椎损伤时改用推举下颌法。
6、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隆起。连续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间隔松开鼻孔。若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仅做胸外按压。
7、持续循环操作
按照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循环操作,每5个循环或2分钟重新评估患者呼吸脉搏。未恢复自主循环前不得随意终止抢救,除非环境危险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接管。
8、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取得AED后立即开启电源,按语音提示贴好电极片。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时由机器分析心律,如需除颤则按下放电按钮。除颤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再由AED评估心律。
心肺复苏后需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期间注意保暖并记录抢救时间节点。日常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巩固操作技能,家庭及公共场所可配备急救包与AED设备。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技术能在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内显著提高生存率,但非专业人员实施抢救时须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避免因手法错误导致肋骨骨折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