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低怎么回事
糖尿病血糖低可能由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规律进食、控制运动强度、监测血糖、就医评估等方式干预。
1、胰岛素过量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时,若剂量计算错误或未及时进食,可能导致血糖迅速下降。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出汗、头晕,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并联系医生调整胰岛素方案,常用药物包括葡萄糖注射液、胰高血糖素鼻喷剂等。
2、饮食不规律
延迟或减少主食摄入会使血糖供给不足,尤其在使用降糖药期间。建议定时定量进餐,两餐间可补充坚果、无糖酸奶等缓释碳水。若发生低血糖,可服用葡萄糖片或饮用含糖水,日常需记录饮食与血糖变化供医生参考。
3、运动过度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加速血糖消耗,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易诱发低血糖。运动前应检测血糖,若低于5.6mmol/L需先加餐。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运动,随身携带糖果应急,避免空腹运动。
4、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抗生素、水杨酸盐等药物可能增强降糖药效,联合使用需警惕低血糖风险。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出现协同作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必要时更换为二甲双胍缓释片等低风险药物。
5、肝肾功能异常
肝肾代谢功能下降会导致降糖药物蓄积,增加低血糖概率。此类患者需减少磺脲类药物用量,优先选择瑞格列奈片等短效制剂,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指标,合并严重异常时需住院进行血糖调控。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异常波动情况。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与糖果,避免单独进行高危活动。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筛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运动计划,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出现反复低血糖或意识障碍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