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好动与多动症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目的性、自控力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好动是儿童天性表现,多动症则属于神经发育障碍,需医学干预。
好动行为通常具有明确目的性,如对新鲜事物好奇或精力过剩,活动内容可随环境调整,且能通过提醒短暂控制。情绪稳定时行为减少,学习社交无明显障碍。多动症表现为无目的、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如上课时突然离开座位,难以听从指令停止动作。常伴随注意力缺陷、冲动行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人际关系紧张。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6个月以上的注意力涣散,如频繁丢三落四、无法完成作业;行为冲动如插话、冒险举动;部分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或情绪障碍。神经系统检查可能发现脑电波异常或前额叶功能发育延迟,需通过DSM-5标准结合量表评估确诊。
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学习困难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到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日常可通过结构化时间管理、正念训练帮助改善行为,保证充足睡眠和Omega-3脂肪酸摄入。避免过度批评,采用代币制等行为矫正方法,学校可申请个性化教育计划。未经诊断不要随意使用中枢兴奋剂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