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疼痛怎么办
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手术复查等方式缓解。术后疼痛通常与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假体适应、肌肉痉挛或感染等因素相关。
1、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作用于中枢镇痛。若存在感染风险,可能需联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药物需严格按疗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
术后48小时后可尝试冷敷减轻肿胀,72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低频脉冲电刺激或超声波治疗能缓解肌肉痉挛,红外线照射有助于减少关节僵硬。每日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需由康复师指导操作。
3、康复训练
逐步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以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术后2周起在支具保护下开展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6周后增加抗阻练习,如弹力带屈膝训练,但需避免单次负荷超过体重的20%。
4、心理疏导
慢性疼痛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建立疼痛耐受阈值。通过正念呼吸训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音乐疗法推荐选择60-80BPM的舒缓曲目,每日干预30分钟效果较佳。
5、手术复查
若持续剧痛伴发热需排查假体松动或深部感染,X线可观察骨-假体界面,血清CRP联合关节液培养能明确病原体。翻修手术适用于假体位置异常或聚乙烯衬垫磨损病例,二次手术间隔需评估骨缺损程度。
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监测体温及疼痛评分,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15-20厘米。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D3 400IU促进骨整合。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使用助行器期间注意防跌倒。康复期每2周复查血常规和炎性指标,出现红肿热痛加剧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