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附件炎该怎么办
附件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附件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腔操作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急性附件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等。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若出现药物过敏需立即停药就医。
2、物理治疗
慢性附件炎可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每次治疗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月经期、发热期禁用,妊娠期需谨慎评估。
3、中药调理
湿热瘀结型可选用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花红片等中成药,配合中药灌肠或外敷。需辨证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手术治疗
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或包块时,可能需腹腔镜手术引流或切除。术后需预防粘连,必要时辅助生育技术干预。紧急手术指征包括脓肿破裂引起的急性腹膜炎。
5、生活方式调整
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日常保持会阴清洁,经期勤换卫生巾。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饮食宜清淡,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附件炎患者需注意经期卫生,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洗剂清洗会阴。可适量食用马齿苋、鱼腥草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材,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检查,出现下腹坠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及时复查。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停药或更改方案,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