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的症状及治疗
宫颈糜烂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外阴瘙痒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宫颈糜烂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须过度干预。
1、阴道分泌物增多
宫颈糜烂患者常出现白带量增多,质地稀薄或呈脓性,颜色可能为黄色或黄绿色。这种情况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后腺体分泌增加有关。若合并感染,分泌物可能伴有异味。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可选择温水清洗。
2、接触性出血
部分患者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血液呈鲜红色或淡粉色。这是由于宫颈表面糜烂区域血管暴露,受到摩擦后易破裂。出现该症状需排除宫颈癌变可能,建议及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3、外阴瘙痒
异常分泌物长期刺激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瘙痒、灼热感。需注意区分是否合并真菌或滴虫感染。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抓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甲硝唑栓剂。
4、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感染的宫颈糜烂,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消糜栓等中成药栓剂,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等抗病毒药物。药物治疗需连续使用1-2个月经周期,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
5、物理治疗
顽固性病例可采用激光、冷冻或微波等物理治疗,通过破坏糜烂面柱状上皮促进鳞状上皮再生。治疗后2个月内可能出现阴道排液增多,需定期复查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未生育女性慎用该方法。
宫颈糜烂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每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TCT检查;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中断疗程;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