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和慢阻肺有什么不同
哮喘和慢阻肺是两种不同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和治疗方式。哮喘通常由过敏原诱发,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慢阻肺则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相关,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和咳嗽,症状常夜间或清晨加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能迅速缓解。肺功能检查显示呼气流量可变性增大,过敏原检测可能阳性。慢阻肺患者以持续性呼吸困难为主,伴有慢性咳嗽和咳痰,症状逐年加重且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有限。肺功能检查提示固定性气流受限,影像学可见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表现。
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炎症伴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治疗以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慢阻肺的病理改变包括小气道纤维化和肺泡结构破坏,治疗需结合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与肺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称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这类情况需要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两类疾病患者均需避免接触烟雾和冷空气刺激,哮喘患者应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减少尘螨,慢阻肺患者须严格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每年进行肺功能监测,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深海鱼。日常可使用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