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怀孕了应注意哪些事项
高血压患者怀孕需特别注意血压监测、药物调整、饮食管理和定期产检。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增加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综合管理。
1、血压监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建议选择同一时间段测量,避免情绪波动或活动后立即测量。若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应及时就医。家庭自测血压时需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
2、药物调整
妊娠期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片,可能改用拉贝洛尔片或甲基多巴片等相对安全的药物。调整用药需在心血管科与产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部分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胶囊也需谨慎使用。
3、饮食管理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与加工食品。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限制咖啡因饮料,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尿量正常。
4、产检频率
孕28周前每2周检查1次,孕28周后每周1次,重点监测尿蛋白、眼底血管和胎儿发育情况。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或水肿加重需立即就诊。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多普勒脐血流检查。
5、并发症预防
子痫前期预防可遵医嘱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体重增长控制在每周0.3-0.5公斤,整个孕期不超过12公斤。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出现持续性头痛、右上腹痛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产后仍需继续监测血压,部分患者需延续降压治疗至产后6-12周。哺乳期用药需选择拉贝洛尔片等乳汁分泌量少的药物,禁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可能影响婴儿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