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重症病例怎么治疗
流感重症病例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氧疗、机械通气、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流感重症通常由病毒直接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可抑制病毒复制。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无法口服给药的患者。用药需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对免疫缺陷或孕产妇等高风险人群可延长至72小时。药物可能引起恶心或头痛等不良反应。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目标维持氧合指数大于300mmHg。经鼻高流量氧疗适用于轻中度呼吸窘迫,可提供30-60L/min的加温湿化气体。治疗期间需监测动脉血气,避免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无效时需升级呼吸支持方案。
3、机械通气
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行气管插管,采用小潮气量通气策略。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早期呼吸衰竭患者,可降低气管插管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该技术可暂时替代肺功能但存在出血风险。
4、免疫调节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可用于抑制细胞因子风暴,但可能增加继发感染风险。托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的患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和感染指标,疗程一般不超过10天。
5、并发症管理
继发细菌性肺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心肌炎患者需绝对卧床并给予营养心肌治疗。急性肾损伤时需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均需专科会诊处理。
流感重症患者应隔离治疗至体温正常24小时,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和鱼肉粥。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逐步恢复活动量。密切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出现发热立即就诊。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重症的最有效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秋季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