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什么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骨折端未能正常愈合而形成的一种骨折类型。陈旧性骨折通常表现为骨折端异常愈合、假关节形成或畸形愈合,可能由骨折初期未固定、固定不牢固、过早负重、感染等因素引起。
陈旧性骨折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骨折初期未进行有效固定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影响正常愈合过程。固定不牢固会使骨折端在愈合过程中发生微动,干扰骨痂形成。过早负重可能使尚未完全愈合的骨折端承受过大压力,导致愈合异常。感染会破坏骨折部位的正常愈合环境,增加陈旧性骨折发生的概率。营养不良或骨质疏松等全身因素也会影响骨折愈合质量。
陈旧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畸形等表现。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功能障碍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或肢体力量减弱。畸形愈合可能导致肢体外观异常或长短不一。部分患者可能形成假关节,表现为异常活动伴弹响。陈旧性骨折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或畸形愈合等特征。
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对于畸形较轻且功能影响不大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畸形明显或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截骨矫形术、植骨内固定术等。术后需进行规范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肢体功能。预防陈旧性骨折的关键在于骨折初期的正确处理,包括及时就医、规范固定和遵医嘱康复。
陈旧性骨折患者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类等。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可能影响骨骼健康。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度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随访,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出现疼痛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