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和糖尿病的区别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是生理指标,糖尿病是病理状态,两者区别主要有定义不同、检测方式不同、诊断标准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干预措施不同。
1、定义不同
血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核心物质,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糖尿病则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可确诊。血糖作为单一检测值反映即时状态,糖尿病需结合多次检测结果判断。
2、检测方式不同
血糖检测可通过指尖采血快速测定或静脉抽血实验室分析,操作简便且能即时获取结果。糖尿病诊断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系列检查,必要时需监测动态血糖变化。普通血糖检测无法替代糖尿病筛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糖耐量试验。
3、诊断标准不同
血糖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两种前期状态,尚未达到糖尿病标准。糖尿病诊断需满足三次不同时间点血糖超标,或一次血糖超标伴典型症状。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标准更为严格,空腹血糖超过5.1mmol/L即需干预。
4、危害程度不同
短暂性高血糖可能无明显症状,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会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可引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急性高血糖危象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5、干预措施不同
偶发高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改善,糖尿病需综合管理。糖尿病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和并发症筛查,必要时需多学科联合诊疗。
建议普通人群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患者每3-6个月复查。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2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糖尿病相关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稳定血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