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牙后遗症有哪些
整牙后遗症主要包括牙齿松动、牙根吸收、牙龈萎缩、颞下颌关节紊乱、牙齿敏感等。整牙过程中或结束后可能出现这些情况,多数与矫正力度、个人口腔状况及护理方式有关。
1、牙齿松动
牙齿矫治器施加的持续压力可能导致牙齿暂时性松动,属于正常生理反应。矫正结束后,牙齿通常会在新位置重新稳固。若矫正力度过大或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加重松动程度,甚至影响牙周健康。日常需避免啃咬硬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定期复查牙周炎或骨质疏松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2、牙根吸收
长期矫治力可能造成牙根尖端轻微吸收,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且不影响功能。严重吸收可能缩短牙根长度,导致牙齿稳定性下降。正畸前需通过X光评估牙根状态,控制矫正速度。青少年患者更需注意,因其牙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3、牙龈萎缩
矫治器摩擦或清洁不足可能引发牙龈炎症,长期可导致牙龈退缩。表现为牙根暴露、冷热敏感。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选择含氟牙膏可减缓症状。吸烟或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需加强口腔护理。
4、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关系改变可能引发关节弹响、疼痛或张口受限。多因矫正方案未充分考虑原有咬合习惯所致。出现症状时可尝试热敷或咬合板缓解,严重者需配合关节专科治疗。有磨牙症病史者应在正畸前评估风险。
5、牙齿敏感
矫正后牙釉质微损伤或牙龈退缩会导致短暂敏感,冷热刺激明显。使用脱敏牙膏配合含氟漱口水可改善,避免酸性食物。若持续超过3个月需排查是否存在隐裂或龋齿。夜间磨牙患者建议佩戴防护牙垫。
整牙后应坚持使用牙缝刷清洁矫治器周围,每餐后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矫正结束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复位。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周问题,避免后遗症加重。饮食上增加钙质与维生素C摄入,促进牙槽骨与牙龈健康。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松动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