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是哪些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口腔卫生不良、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变化等。
1、口腔卫生不良
长期不彻底清洁牙齿会导致牙菌斑堆积,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牙结石形成后进一步压迫牙龈,造成牙周袋加深。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
2、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牙龈血管,降低局部免疫力,使致病菌更易繁殖。吸烟者牙槽骨吸收速度是非吸烟者的3倍,且对牙周治疗反应较差。戒烟后牙龈微循环可在2周内明显改善。
3、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时,高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同时血管病变会减少牙龈供血。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牙周炎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牙周炎也会反过来加重胰岛素抵抗。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4、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缺陷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如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患者更易发生侵袭性牙周炎。家族中有早发性牙周病病史者,建议从青春期开始定期进行牙周探诊检查。
5、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会加重牙龈血管扩张,青春期和更年期激素波动可能引发牙龈敏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可能出现牙龈增生,这类人群需加强菌斑控制。
预防牙周病需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吸烟者应尽早戒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建议每6个月进行专业洁牙和牙周检查,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孕妇和正畸患者可选用软毛牙刷和冲牙器辅助清洁,避免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