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痛经怎么办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可通过药物治疗、热敷缓解、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经血逆流、免疫异常、内分泌失调、医源性种植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地屈孕酮片、炔诺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能抑制异位内膜生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可降低雌激素水平。药物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个体化选择。
2、热敷缓解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可使用40-45℃热水袋或暖宝宝,每次15-20分钟,避免烫伤皮肤。热敷期间建议保持平卧位,配合深呼吸放松盆底肌肉。
3、调整饮食
减少红肉、乳制品等可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的食物摄入,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以及含镁的菠菜、南瓜子。避免经期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减轻盆腔充血。
4、适度运动
经期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经血逆流加重,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囊肿直径超过4厘米或合并不孕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或子宫神经阻断术。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子宫全切术,术后需配合药物预防复发。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经期避免性生活及盆浴。若出现持续加重性痛经、性交痛或排便疼痛,应及时复查盆腔超声。长期管理需定期随访妇科内分泌和生育力评估,必要时联合中医调理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