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慢性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紊乱、反复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慢性鼻炎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导致鼻黏膜易感性增加有关。这类患者通常自幼出现症状,且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建议有家族史者加强鼻腔防护,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2、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粉尘、甲醛、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会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职业性接触化工原料、木材加工粉尘等高风险人群更易发病。日常需佩戴防护口罩,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解剖异常会改变鼻腔气流动力学,导致黏膜长期充血水肿。这类患者常伴有持续性单侧鼻塞,可能需通过鼻中隔矫正术等手术干预改善症状。
4、免疫功能紊乱
过敏性体质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变应原后,IgE介导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鼻黏膜持续性炎症。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5、反复感染
急性鼻炎未彻底治愈或病原体长期定植可能发展为慢性炎症。细菌生物膜形成是难治性病例的重要机制,需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必要时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慢性鼻炎患者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避免用力擤鼻。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饮食上限制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合并过敏症状者需定期更换床品,使用防螨寝具。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性分泌物,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