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免疫疾病、解剖结构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停止患肢活动,使用支具固定腕部或手指关节4-6周。避免洗衣、打字等重复性动作,夜间可用夹板保持关节中立位。哺乳期女性需调整抱婴姿势,减少拇指受力。
2、物理治疗
发病48小时后可进行40℃左右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超声波治疗采用1MHz频率,0.8W/cm²强度,每周3次。冲击波治疗选择中等能量密度0.2mJ/mm²,每周1次连续3周。
3、药物治疗
双氯芬酸钠凝胶每日涂抹患处3次,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mg口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合并感染者需联用头孢克洛分散片。外用药物需避开破损皮肤。
4、局部封闭治疗
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利多卡因1:2混合,经严格消毒后注入腱鞘内。每月不超过1次,全年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提前监测血糖,注射后24小时保持穿刺点干燥。
5、手术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狭窄性腱鞘炎,行腱鞘切开减压术。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2周拆线后逐步恢复抓握训练。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但需专业设备支持。
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康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从每日50次逐步增加至200次。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温水洗手后及时擦干。长期电脑工作者建议每45分钟活动手腕,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鼠标垫。若出现晨僵超过30分钟或关节弹响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