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肠痈腹痛、肺痈吐脓、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1、清热解毒
败酱草性微寒,能清除体内热毒,对热毒引起的疮疡肿痛、咽喉肿痛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生长。临床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治疗疔疮痈肿。
2、消痈排脓
该药能促进痈疽溃破排脓,特别适用于肠痈未溃阶段。现代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可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加速脓液吸收。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多与红藤、牡丹皮同用。
3、祛瘀止痛
通过活血散瘀改善气血运行,对产后恶露不下、跌打损伤所致瘀血疼痛有效。所含异槲皮苷等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局部肿胀。妇科常用于产后复旧不全的辅助治疗。
4、抗炎镇痛
败酱草总黄酮可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有改善效果。其镇痛机制与调节中枢阿片受体有关,可缓解神经性疼痛。
5、保肝利胆
该药材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活性成分可增强肝细胞抗氧化能力,临床可用于胆囊炎辅助治疗。
使用败酱草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鲜品外用可捣敷患处,内服煎汤用量一般为9-15克。建议搭配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慢性病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