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怎么回事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可能由肩峰形态异常、肩袖肌腱退变、肱骨大结节骨赘、肩关节不稳、长期过度使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肩峰形态异常
肩峰先天性钩状或III型肩峰容易导致肩峰下间隙狭窄,在肩关节外展时反复摩擦肩袖肌腱。患者可能出现肩部前外侧疼痛,尤其在上举60-120度时明显。可通过X线或MRI检查确诊,轻度者采用超声波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
2、肩袖肌腱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劳损,肩袖肌腱发生黏液样退变和纤维化,导致肌腱增厚并更易受到撞击。典型表现为夜间痛和抬臂困难。早期可尝试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
3、肱骨大结节骨赘
骨关节炎或创伤后形成的骨赘会占据肩峰下空间,在肩关节活动时直接撞击肩袖组织。症状包括活动时弹响感和持续性钝痛。小骨赘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改善,较大骨赘需行关节镜下骨赘切除术。
4、肩关节不稳
盂唇损伤或韧带松弛导致肱骨头异常移位,增加肩峰下结构的碰撞概率。常见于投掷运动员,表现为特定角度发力时突发剧痛。需进行肩关节动态稳定性评估,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后,重点加强肩袖肌群力量训练。
5、长期过度使用
游泳、羽毛球等需要反复过顶动作的运动项目,会造成肩峰下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炎症。典型特征是活动后疼痛加重伴关节僵硬。建议调整运动强度,配合微波理疗和双氯芬酸钠二乙胺乳胶剂外用。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手臂高举姿势,使用电脑时注意调整座椅高度使肘关节自然下垂。睡眠时可在患侧肩下垫小枕头减少压力。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可进行钟摆练习和墙面爬行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硫化合物的大蒜洋葱,有助于结缔组织修复。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考虑关节镜下行肩峰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