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诊治肝炎效果比较好

58065次浏览

一般来说,肝炎如果长期不进行有效治疗的话,很容易造成一些并发症,像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化甚至肝癌这些疾病,都有可能是肝炎引起的,特别是肝癌发生死亡的病例还是比较高的,那么怎么诊治肝炎效果比较好?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治疗肝炎的方法。

肝炎的治疗上,目前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首先是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慢性肝炎的重要病原是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使用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情的控制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对于急性肝炎早期患者来说,通常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干扰素,皮下注射或肌注。

其次是还可以采取的治疗手段是免疫调节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里包括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还有保护肝细胞,促进再生而采取的一些抗炎、抗氧化的治疗方法等,比如甘草酸制剂对于病情的控制比较有利,能够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的情况。

治疗方法还有针对肠源性毒素的治疗,这是因为有些重型肝炎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是内毒素产生的主要机制,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使用因此微生态制剂以及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来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减少血氨或者其它一些毒素的吸收,还能够预防感染等一些并发症。

肝炎的治疗还有其他一些对症治疗的方式,像如果出现恶心、厌油、呕吐等情况,可以给患者增加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B等进行治疗。总之,患者如果出现肝炎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切不可耽误。

相关推荐

肝脏肿大是什么原因
肝脏肿大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肝肿瘤等原因引起。肝脏肿大通常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明确病因。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能与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有...
01:38
皮肤暗沉是什么原因
皮肤暗沉一般是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影响、肝炎、贫血等原因。1、遗传:受家长的遗传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暗沉的情况。如果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建议及时前往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护理和改善。2、不良生活习惯:如果在平时不注意防晒,也可能会出现皮肤暗沉的情况。建议在外出前尽量做好防晒措施,如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3、环境影响:如果长时间暴露在沙尘、雾霾等污染环境中,也可能会由于外界颗粒的沉积导致毛孔堵塞,从而出现皮肤暗沉的情况。建议在外出时尽量做好皮肤防护。4、肝炎:慢性肝病也可能会引起皮肤出现暗沉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硫唑嘌呤片、双环醇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有助于改善症状。5、贫血:该病可能会导致人体血液循环速度下降,无法对人体皮肤进行滋润,从而出现皮肤暗沉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硫酸亚铁缓释片、富马酸亚铁片、枸橼酸铁铵维B1糖浆Ⅱ等药物进行缓解。如果皮肤暗沉的情况长期没有得到好转,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谷丙转氨酶的值高多少是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在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细胞膜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ALT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酶的活力明显的增加,所以ALT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通过测定ALT活力,可诊断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常说的肝炎一般是指病毒性肝炎,有传染性,临床上如果ALT血清值提示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而且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并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心肌炎、化学药物中毒、寄生虫病等其他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的疾病后,可以诊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其中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转氨酶常显著的升高,甚至出现黄疸,但经保肝抗炎治疗,多能较快恢复正常。乙肝、丙肝可以转为慢性肝炎,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预后不好,影响寿命。丙肝通过使用小分子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但乙肝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需要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或丙酚替诺福韦等药物,控制病毒复制,稳定病情,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8

2021-07-09

78223次收听

01:43
肝炎检查需要空腹吗
肝炎检查肯定要空腹,因为如果有肝脏的损伤,首先要了解肝损伤的程度。肝损伤的程度要抽血化验肝功生化,了解肝脏肝功生化,转氨酶的高低,有没有伴随有黄疸,白蛋白的水平等一系列肝功生化的指标。肝功生化的检查肯定要空腹,如果吃了饭,就会影响一些检查数值。另外,还应进一步检查导致肝脏损伤、肝脏炎症的原因,那就要查一下病毒的因素,甲肝、乙肝、甲、乙、丙、丁、戊这些病毒学的指标。同时还要做肝脏超声检查,从影像学的角度了解肝脏的受损伤的情况,所以这些检查一定要空腹。
02:48
谷丙转氨酶高多少可以断定为肝炎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是0-50,大于50就可以判断为肝功能的损害。这个值在每个国家以及每个国家不同时期都会有所不同。谷丙转氨酶实际上叫转氨酶,就是用来转化我们吃进去的蛋白质。转氨酶值的增高不是判断肝功能损害的绝对标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比值是判断重症肝炎或慢性肝炎的标准。谷丙转氨酶存在于细胞浆,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细胞核中。如果是肝脏出现炎症水肿,也会导致ALT大量释放到血浆中。
慢性肝炎的临床经过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则称之为慢性肝炎,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的患者各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也不完全相同。
肝炎疫苗的正确用法
对肝病病毒易感者、1周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均应接种肝炎疫苗,但肝病疫苗以下四种人群不能打:发热、合并其他疾病、免疫缺陷者、过敏体质者.
重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有什么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比较高发的疾病,很多的肝炎患者由于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导致病情恶化,发展成为重型肝炎,那么,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有哪些
六味地黄丸主要作用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改善性腺功能、清热生津等,建议遵医嘱用药,若出现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肝炎的饮食注意什么
肝炎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一适两低”,要注意摄入适量蛋白质、同时要注意低糖和低脂肪。饮食要清淡,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一日三餐饮食规律,每餐不要吃得太多,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量往往会造成消化不良,加重胃、肠、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组织的负担,同时也会加重大脑控制胃肠神经系统和食欲中枢的生理负荷。常期饱餐加上习惯性便秘的肝病患者,更易诱发早期肝硬化。饮食提倡荤素搭配,品种应多样、均衡,以利于肝脏和机体功能的恢复。保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即米面,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忌辛辣油炸和刺激性食物,少油少盐,多喝水,避免进食各种腌制品,避免进食霉变腐败的食物,睡前不加餐。肝炎患者不要吸烟饮酒,不要熬夜,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养成定时排大便、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17

61062次收听

肝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肝炎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以及保肝、护肝药物。对于肝炎治疗。首先应该明确引起肝炎的病因,一般情况下非病毒性肝炎大部分都是因为细菌、阿米巴原虫、酒精,还有就是药物、化学物质中毒,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脂肪性的肝炎等。对于这种情况治疗首先应该积极地针对病因治疗,戒除危险因素。如酒精引起来的,应该戒酒。如果某些药物引起来的,首先应该停止应用这些药物;如果细菌感染引起肝炎,主要应用抗生素进行积极的抗细菌治疗。针对肝功能下降以及出现其并发症,都是需要进行积极治疗,要保护肝脏,对于有些像免疫系统疾病引起肝炎,如果比较严重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肝替代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对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只是携带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则多为自限性经过,当肝损害明显、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患者,应保肝治疗。慢性病毒肝炎尤其乙肝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过多的药物或者盲目用药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所以按照医嘱谨慎用药是肝炎治疗用药的原则。
语音时长 02:00

2020-03-17

54456次收听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包括保肝抗炎、抗纤维化、抗病毒治疗,保肝抗炎、抗纤维化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的根本。如果患者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虽活跃,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病变轻者,可动态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如果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则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目前抗病毒药物有两类: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不良反应较多,建议年轻人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好,如果病毒学应答欠佳,可以改为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清除病毒,所以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HBVDNA、乙肝五项定量、腹部彩超等项目,观察病情变化。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0

52341次收听

肝炎怎么传播
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母婴,血液,性传播。国肝炎常见为病毒性肝炎,本次主要是讲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一、甲肝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水源和食物污染可以导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多为散发性发病。输血导致甲型肝炎极为罕见。二、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1、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及分娩后传播;2、血液、体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透、器官移植等均传播;3、性传播。三、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输血及血制品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现在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等。四、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一般与乙肝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的形式存在。五、戊肝的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但有许多为隐性感染,主要见于成年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0

60827次收听

02:32
乙型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乙型肝炎多数是通过母婴、体液,水平传播。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传染性肝脏疾病。很多人对乙肝本质的认识有误区,以为乙肝是遗传性疾病。其实乙肝并没有出现基因的改变,不是遗传病。很多乙肝是在生产过程当中传染的,也就是母婴垂直传播,母亲传给了孩子。有的乙肝是水平传播的,没有注射乙肝疫苗,进行亲密接触被感染。如接吻、性接触等,传播了乙肝病毒。幼年期感染的情况下,乙肝病毒进入体内后潜伏,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力逐渐健全,体内的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力搏斗带来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肿瘤。
03:05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种总称,包括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炎都会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饮食不良等症状。在中国引起最多的肝炎就是病毒性肝炎。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