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后肿胀不消是怎么回事
踝关节扭伤后肿胀不消可能由软组织损伤未愈、韧带撕裂、关节积液、血管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制动休息、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
1、软组织损伤未愈
踝关节扭伤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皮下组织水肿。若早期未充分制动或反复活动,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表现为肿胀长期不消退。此时需继续抬高患肢,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少站立负重。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缓解症状。
2、韧带撕裂
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易在扭伤时发生部分或完全撕裂,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引发持续性肿胀伴活动受限。轻度撕裂可通过支具固定4-6周恢复,完全断裂可能需要手术缝合。伴随关节松动感时建议进行MRI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3、关节积液
滑膜组织在创伤刺激下分泌过量滑液,形成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局部波动性肿胀,按压有漂浮感。急性期需穿刺抽液并注射玻璃酸钠,慢性期可通过超声波治疗促进吸收。避免过度行走加重滑膜炎症。
4、血管损伤
严重扭伤可能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淋巴回流障碍,表现为晨轻暮重的顽固性肿胀。需穿戴医用压力袜,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若出现皮肤发硬、色素沉着需警惕静脉血栓形成。
5、创伤性关节炎
反复扭伤会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引发继发性关节炎。表现为肿胀伴随行走疼痛、关节僵硬。早期可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控制炎症,晚期可能需要关节镜清理术。体重控制与肌力训练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踝关节扭伤后应持续观察肿胀变化,伤后48小时内冰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72小时后改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的鞋子,行走时可使用护踝增加稳定性。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鸡蛋、西蓝花等,有助于软组织修复。若肿胀超过2周未缓解或出现皮肤温度升高、剧烈疼痛,需及时复查排除骨折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