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该注意什么
皮肤瘙痒症患者需注意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湿润、选择宽松衣物、远离过敏原及及时就医。皮肤瘙痒症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功能障碍、肝胆疾病或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1、避免搔抓
搔抓会加重皮肤损伤,导致炎症反应加剧,甚至引发继发感染。若因蚊虫叮咬或接触性皮炎引起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或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夜间睡眠时可佩戴棉质手套减少无意识抓挠。
2、保持皮肤湿润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瘙痒常见诱因,建议每日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润肤霜,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合并特应性皮炎时可选用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或雅漾舒缓特护保湿乳。
3、选择宽松衣物
化纤材质衣物易产生静电刺激皮肤,推荐穿着纯棉或真丝等透气面料。新衣物需充分洗涤去除残留化学制剂,洗衣时选用无磷低敏洗衣液。合并荨麻疹患者应避免衣物摩擦诱发风团。
4、远离过敏原
常见致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及部分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室内定期除螨除尘,花粉季节减少外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或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5、及时就医
持续两周以上的顽固性瘙痒需排查系统性疾病,如胆汁淤积症患者可能出现黄疸伴瘙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下肢对称性瘙痒。需完善肝功能、血糖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或加巴喷丁胶囊治疗。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导致皮肤修复功能下降。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沐浴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剂,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若出现皮肤破溃、渗液或发热等感染征象,应立即至皮肤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