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的原因是什么
扭伤可能由外力冲击、关节活动异常、肌肉疲劳、韧带松弛、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扭伤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外力冲击
外力冲击是扭伤的常见原因,如运动时被他人碰撞或摔倒时关节受到直接撞击。外力可能导致韧带过度拉伸或撕裂,伴随皮下出血和炎症反应。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采用冰敷减轻肿胀,后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疼痛。
2、关节活动异常
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时易发生扭伤,例如踝关节内翻或膝关节旋转。这类动作会使韧带承受异常应力,可能伴随关节弹响或错位感。初期需用弹性绷带固定,严重者需通过关节镜手术修复损伤韧带。
3、肌肉疲劳
长时间运动后肌肉协调性下降,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此时易因动作失调引发扭伤。常见于篮球、足球等需要急停变向的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及时补充电解质可降低风险,发生后可用氟比洛芬贴膏缓解症状。
4、韧带松弛
先天性韧带松弛或多次扭伤后韧带修复不良者,关节稳定性较差,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反复扭伤。此类患者需加强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必要时使用护具支撑,急性发作时可配合洛索洛芬钠片口服治疗。
5、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动作或姿势不当会造成韧带微损伤积累,例如搬运工易发腰部扭伤。这类扭伤起病隐匿,疼痛呈持续性。需调整工作姿势并结合理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
扭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避免热敷或按摩加重出血。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增加肌肉力量练习。日常注意运动时穿戴合适护具,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关节负荷。若肿胀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关节畸形,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等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