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又吐又拉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又吐又拉可能是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轮状病毒感染、过敏性肠炎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呕吐腹泻外可能伴随低热、鼻塞等症状。家长需注意给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2、急性胃肠炎
进食不洁食物或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胃肠黏膜炎症,表现为频繁水样便和喷射性呕吐。家长需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若出现血便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3、食物中毒
食用变质或污染食物后2-6小时可能出现剧烈呕吐腹痛。家长应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保留食物样本供检测。轻度中毒可通过补液缓解,严重者需洗胃治疗,医生可能使用盐酸小檗碱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4、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节高发的轮状病毒肠炎常表现为蛋花汤样便和反复呕吐。家长需加强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使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等,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5、过敏性肠炎
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可导致黏液血便和呕吐。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改用深度水解奶粉。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替利嗪滴剂、蒙脱石散等药物,必要时需做过敏原检测。
护理期间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每1-2小时补充少量口服补液盐。恢复期应从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保持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腹泻停止后继续补充益生菌1-2周。若呕吐物带血丝、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嗜睡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