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哪些
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主要有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干预。
1、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或纤维化,直接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是常见诱因,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辅以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严重者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脏负荷过重
长期高血压未控制会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肺动脉高压则加重右心负担。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瓣膜病也会改变血流动力学。这类患者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晚期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降压,或行瓣膜成形术纠正结构异常。
3、心律失常
持续性房颤会导致心房有效收缩丧失,心室率过快时心脏充盈时间缩短。严重室性心动过速可直接降低心输出量。患者常有心悸、头晕表现,心电图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根治异常起搏点。
4、心脏结构异常
扩张型心肌病使心腔扩大、室壁变薄,肥厚型心肌病则导致舒张功能障碍。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等畸形会引起血流分流。这类患者多有运动耐量下降,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螺内酯片延缓心室重构,严重病例需心脏移植。
5、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率增高加重心脏负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损伤心肌。慢性肾病引发的水钠潴留和贫血也会促进心功能恶化。这类患者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整甲状腺功能,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纠正贫血,同时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
心力衰竭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变化,体重短期内增加可能提示液体潴留。饮食需低盐低脂,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根据心功能分级选择缓和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太极拳等。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利尿剂等药物剂量。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