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完后又出血是怎么回事
月经完后又出血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内节育器刺激、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脱落,可能出现月经后少量出血。通常伴随月经周期缩短、经前点滴出血。可通过孕激素补充治疗,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引起非经期出血。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通过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若生长在黏膜下可能造成异常出血。可能伴随下腹坠胀、尿频等症状。较小肌瘤可服用米非司酮片等药物控制,较大肌瘤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4、宫内节育器刺激
宫内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导致非经期出血,多发生在放置节育器后3-6个月内。若出血持续超过半年或量多,需考虑取出节育器或更换其他避孕方式。
5、妇科炎症
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或点滴出血。常伴随白带异常、下腹疼痛。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后可服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出现月经后异常出血时,建议记录出血时间、量及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量多,应及时到妇科就诊,完善超声、激素水平等检查,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