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面鼓个软软的包
牙龈上鼓软包可能是根尖周炎、牙周脓肿或牙龈囊肿等疾病的表现,需结合口腔检查明确诊断。常见原因主要有根尖周感染、牙周炎急性发作、外伤刺激、囊肿形成、肿瘤性病变等。
1、根尖周感染
龋齿或牙外伤导致牙髓坏死,细菌通过根尖孔扩散至周围组织形成脓肿。典型表现为患牙叩痛明显,X线片显示根尖区阴影。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配合头孢克洛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炎症。若脓肿成熟需切开引流。
2、牙周炎急性发作
长期牙菌斑堆积引发牙周袋化脓性感染,可见牙龈红肿、探诊出血。可能伴随牙齿松动和口臭。治疗需超声洁治清除牙石,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严重者需牙周翻瓣手术。日常需使用牙线及漱口水维护口腔卫生。
3、外伤刺激
硬物刺伤或刷牙损伤导致牙龈局部血肿机化,形成质地柔软的肉芽肿。通常无自发痛,触诊有弹性感。多数可自行吸收,较大肿块需手术切除。避免反复刺激患处,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4、牙龈囊肿
牙源性上皮剩余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囊性病变,常见于下颌前磨牙区。表现为无痛性半球形隆起,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需手术完整摘除囊壁,术后送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5、肿瘤性病变
罕见情况下可能是牙龈瘤或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且易出血。需活检明确性质,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恶性病变需扩大切除并配合放化疗。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
发现牙龈鼓包应避免自行挑破,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戒烟戒酒减少黏膜刺激。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出现包块增大、出血或疼痛加剧时需立即就诊。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警惕口腔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