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肌腱炎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

3472次浏览

肌腱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压痛和关节僵硬。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肌腱炎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局部疼痛

肌腱炎患者通常会在患处出现持续性或活动时加重的疼痛感。疼痛可能从轻微不适逐渐发展为剧烈刺痛,尤其在重复使用受累肌腱时症状更为明显。早期疼痛多局限于肌腱附着点,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向周围放射。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休息后可能暂时缓解。

2、活动受限

由于炎症导致的疼痛和肿胀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可能发现原本轻松完成的动作变得困难,如旋转手腕、抬举手臂等。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这种情况在肩袖肌腱炎和跟腱炎中尤为常见。

3、肿胀

炎症反应会引起局部组织液渗出,导致患处出现肉眼可见的肿胀。肿胀区域皮肤可能发红、温度升高,触摸时有紧绷感。肿胀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急性期更为明显。长期肿胀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发麻木或血液循环障碍。

4、压痛

肌腱走行区域会出现明显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加剧。医生检查时常通过特定手法诱发压痛来定位病变肌腱。压痛点多位于肌腱与骨连接处或肌腱滑膜鞘周围。慢性肌腱炎患者可能出现多个压痛点。

5、关节僵硬

长期炎症可导致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使关节活动时产生摩擦感和僵硬感。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僵硬感更为明显,适当活动后可能减轻。这种情况在手指屈肌腱炎和膝关节肌腱炎中较为常见。

肌腱炎患者应注意避免重复性动作和过度使用患处,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可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肌腱病变或肌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相关推荐

一岁宝宝长水泡痒怎么治疗
一岁宝宝长水泡痒可能是湿疹、水痘、手足口病、接触性皮炎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通过外用药物、抗病毒治疗、皮肤护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如何判断甲亢是否严重
乳腺增生疼痛通常由激素水平波动、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增高、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乳房胀痛、结节触痛等症状。乳腺增生疼痛可通过热敷调理、调整内衣、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身上出现红色斑块的原因
身上出现红色斑块可能与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体癣、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红色斑块通常是皮肤对内外刺激的反应,表现为局部或广泛的红斑、丘疹或鳞屑。
小孩36度1是低烧吗
小孩体温36.1℃不属于低烧,属于正常体温范围。正常体温通常为36.0-37.0℃,低烧一般指体温超过37.3℃但低于38.0℃。
10个月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10个月宝宝不吃辅食可通过调整食物性状、营造进食环境、尝试多样化食材、建立固定喂养时间、排查不适原因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出牙不适、味觉敏感、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