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有什么症状出现
胃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能伴随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胃痛通常由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疾病引起。
1、上腹部疼痛
胃痛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灼痛或绞痛。疼痛可能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胃炎引起的疼痛多表现为饭后隐痛,胃溃疡疼痛则具有规律性,空腹时加重。
2、反酸
胃酸反流至食管可引起反酸症状,表现为口腔出现酸苦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酸症状明显,平卧时加重。长期反酸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出现烧灼感。
3、嗳气
胃内气体通过口腔排出称为嗳气,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嗳气症状明显。嗳气可能伴随腹胀感,进食过快、吞入过多空气时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嗳气后疼痛可暂时缓解。
4、恶心呕吐
胃黏膜受到刺激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急性胃炎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胃癌患者可能出现咖啡样呕吐物,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5、腹胀
胃排空障碍可引起腹胀,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腹胀明显,可能伴随早饱感。胃轻瘫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较长,改变体位不能缓解。
出现胃痛症状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因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治疗。平时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帮助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