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牙周炎是什么
急性根尖牙周炎是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患牙剧烈疼痛、咬合不适、牙龈肿胀等症状。急性根尖牙周炎通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髓坏死、牙周袋感染扩散等因素导致,可通过根管治疗、药物控制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等方式干预。
1、病因与症状
急性根尖牙周炎多因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细菌侵入牙髓,进而感染根尖周组织。患者常出现自发性跳痛,咬合时疼痛加剧,患牙可能有松动感。部分病例伴随牙龈红肿、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形成根尖脓肿。感染可能由变形链球菌、放线菌等病原体引起,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根尖区骨质破坏情况。
2、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需结合叩诊检查患牙敏感度,牙髓活力测试通常无反应。X线片可见根尖周透射影,血液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需与急性牙髓炎、颌骨骨髓炎等疾病鉴别,后者疼痛范围更广且伴随全身发热症状。
3、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清除感染源的核心手段,通过开髓引流、根管预备和消毒消除炎症。治疗需分2-3次完成,首次开放髓腔减压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暂封根管。完成根管充填后建议全冠修复保护患牙,成功率可达较高水平。
4、药物控制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局部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但药物不能替代根管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
5、手术治疗
形成根尖脓肿时需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后放置橡皮条引流。对无法保留的患牙可能需拔除,骨破坏严重者可选择根尖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病灶清除,避免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或颌骨囊肿。
预防急性根尖牙周炎需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菌斑。急性发作期避免用患侧咀嚼,进食温凉软食减少刺激。若出现持续性牙痛或面部肿胀,应立即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引发间隙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