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怎么治才能治好
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监测血糖、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紧急处理等方式治疗。低血糖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瘤、肝肾功能异常、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进食含15-20克快速升糖食物,如葡萄糖片、果汁、糖果等,15分钟后复测血糖。日常需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空腹运动,两餐间可加餐坚果、酸奶等缓释碳水食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匹配胰岛素剂量与碳水摄入量。
2、规律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可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非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时,需完善72小时饥饿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胰岛素瘤或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3、药物治疗
严重低血糖需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慢性反复发作可口服醋酸奥曲肽胶囊抑制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瘤患者需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症状,术前准备阶段可服用二氮嗪片抑制胰岛素释放。
4、病因治疗
药物性低血糖需调整降糖方案,如将格列本脲片更换为低风险的口服降糖药磷酸西格列汀片。胰岛素瘤需手术切除,术后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预防消化不良。肝源性低血糖应积极治疗肝硬化,必要时进行肝移植。
5、紧急处理
意识障碍者切勿喂食,应立即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注射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院前急救可使用高浓度葡萄糖凝胶口腔黏膜给药。恢复意识后需持续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稳定。
低血糖患者日常应随身携带急救卡和糖块,避免独自进行高危活动如游泳、驾驶。建议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和神经病变筛查。冬季需注意保暖避免寒冷诱发低血糖,运动前后需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建立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