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中耳炎后要注意什么
得了中耳炎后需要注意避免耳道进水、禁止自行掏耳、遵医嘱用药、保持鼻腔通畅、观察听力变化。中耳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1、避免耳道进水
中耳炎患者需严格防止耳道接触水,洗澡或洗头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堵住外耳道。游泳、潜水等水上活动应暂停,避免污水进入中耳加重感染。若耳部不慎进水,可倾斜头部使水自然流出,切勿用棉签深入掏挖。
2、禁止自行掏耳
耳道瘙痒或分泌物增多时,不可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清理,以免损伤鼓膜或将病菌带入深部。耵聍栓塞或脓性分泌物应由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处理。日常仅需用干净毛巾擦拭外耳廓即可。
3、遵医嘱用药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常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局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可能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使用滴耳液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侧卧5分钟。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保持鼻腔通畅
鼻炎或感冒引发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会加重中耳炎,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缓解鼻塞。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远离过敏原并配合抗组胺药治疗。
5、观察听力变化
持续耳鸣、耳闷或听力明显下降可能提示鼓膜穿孔或积液,需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儿童患者若出现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家长需警惕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耳聋。
中耳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用力擤鼻、打喷嚏或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颈部僵硬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并发症。日常可通过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但急性感染期禁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