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半了不爱吃饭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不爱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用餐环境、规律进餐时间、增加活动量、排查疾病因素等方式改善。可能由挑食习惯、消化功能弱、微量元素缺乏、喂养方式不当、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将主食替换为卡通造型的杂粮馒头、南瓜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碎等色彩鲜艳的蔬菜。避免提供饼干糖果等零食,两餐间可给予无糖酸奶或苹果条作为加餐。食物温度控制在40℃左右,质地需软烂便于咀嚼。
2、营造用餐环境
使用带有动物图案的餐盘和短柄勺,让宝宝坐专用餐椅与家人共同进餐。用餐时关闭电视和电子设备,家长需示范咀嚼动作并给予语言鼓励。允许宝宝用手抓握食物,准备围兜和湿巾及时清理。
3、规律进餐时间
固定每日5-6次进餐时间,正餐间隔3-4小时,每次用餐限制在20分钟内。两餐之间只提供白开水,避免频繁喂食。早晨7-8点可安排鸡蛋羹作为第一餐,睡前2小时不再进食。
4、增加活动量
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如玩滑梯、捡树叶等游戏消耗体能。餐前1小时可进行爬行比赛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避免饭后立即睡觉或剧烈运动,家长需陪同参与活动。
5、排查疾病因素
若伴随体重下降或排便异常,可能与缺锌性贫血、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有关。可检查血清锌指标和粪便常规,缺锌时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寄生虫感染需使用阿苯达唑颗粒。
家长需记录每日进食种类和量,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增长曲线。烹饪时可将食材切碎混入宝宝喜爱的食物中,如虾仁剁碎加入蛋羹。避免强迫喂食或追喂,用餐时保持耐心鼓励态度。若持续2周以上进食量不足正常需求量的50%,或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营养门诊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