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结肠炎怎么治
糜烂性结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糜烂性结肠炎通常由免疫异常、感染因素、遗传倾向、肠道菌群失衡、长期应激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选择低渣、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高脂及乳制品。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300毫升。急性期可尝试要素饮食或肠内营养制剂,如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帮助减轻肠道负担。
2、药物治疗
美沙拉秦肠溶片适用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需严格监测血糖和电解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适用于激素依赖型患者。止泻药蒙脱石散可缓解腹泻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
3、营养支持
对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需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通过肠外营养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和葡萄糖。纠正贫血可补充铁剂和叶酸,严重贫血需输注浓缩红细胞。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方案。长期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4、心理干预
疾病反复发作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负面情绪。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正念减压训练可降低应激反应,减少病情复发。必要时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家属应参与心理疏导过程,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
5、手术治疗
对并发大出血、肠穿孔或癌变者需行全结肠切除术。择期手术前应优化营养状态,控制感染病灶。术后可能发生储袋炎,需定期进行储袋内镜监测。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永久性回肠造口患者需接受专业造口护理培训。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记录排便日记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肠镜和血液指标。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夏季预防肠道感染。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建立长期随访计划,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