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肠癌饮食调整计划

26668次浏览

有关专家称,虽然大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绝大多数散发性的大肠癌都适合人们所出的生活环境和心情状态,尤其是饮食习惯最为相关,如果没有保证良好科学的饮食,很容易诱发此病。下面,我们看看常见大肠癌的饮食调整方法。

方法一:能量摄入

根据多年的临床诊断调查,发现人体内的总能量摄入与该疾病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方法二:脂肪与红肉

在如今,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成为人们的奢侈品,而该疾病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且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与低脂人群相比患有该疾病的风险增加百分之三十二,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该疾病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

方法三:膳食纤维

近些年来,人们往往过于重视高脂肪、高蛋白质的摄入,却遗忘了纤维素食物的摄入,而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疾病的发生。

方法四:微量元素

通常,人们的饮食需要保证均衡,要保证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补充各种维生素,这样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目前资料并不支持用抗氧化维生素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上面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正确科学的大肠癌饮食方法都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希望患者朋友能够按照以上的饮食需要,避免病情的逐渐恶化。

相关推荐

大便性状改变是大肠癌吗
不一定,因为大便性状的改变有很多的原因,饮食因素有关系,吃的饮食习惯,吃干的和稀的不一样,然后基础的疾病有没有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有的是稀,有的是干,不一定诊断为大肠癌,除了大便性状的改变之外,要进一步明确性质是肿瘤还是良性肿瘤,是恶性肿瘤,需要进一步进行鉴别的诊断。通过肠镜和结合b超,结合ct,是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诊断的,所以大便性状改变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一定要结合有没有临床的症状,比如腹痛,比如临床的一些体征,比如局部的包块,结合一些实验室的检查,比如肿瘤标志物的升高,cea199的升高,比如还有结合ct、磁共振等等,有没有局部的包块来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比较诊断,而不是单凭一个大便性状的改变来做出一个诊断。
语音时长 01:33

2021-12-30

87301次收听

大肠癌转移还有治疗价值吗
大肠癌转移之后肯定是晚期,现在在实体瘤上面来判断,一个肿瘤只要出现了远去的转移都是晚期,诊断是不用争议的,但是并不等于晚期之后就没有治疗的价值,甚至没有治愈的价值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肠癌如果出现了远处的转移,比如出现了肝脏的转移,尤其是比较少的转移,比如就两三个转移灶或者一个转移灶,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实照样可以完全治愈,通过手术或者是其方式能够把肿瘤完全的彻底的弄干净,能达到一个治愈的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出现了远处的转移就是晚期,但是晚期并不等于不能治愈,也并不等于已经是死亡,所以这是要非常注意的。大肠癌容易出现肝脏的转移,这是比较常见的,还有出现肺转移,在临床上面碰到这种例子是比较多的,通过手术达到一个根治的目的之后,再加上一些后续的一些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当然如果广泛的转移就不可治愈。
语音时长 01:33

2021-12-30

65352次收听

全身检查可以检查出大肠癌吗
做全身检查不一定能完全查出大肠癌。全身检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通过血液的、生化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发现一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特别是大幅度的升高,几十倍是几十十几倍的升高,再结合纤维的肠镜来进行取病理组织来进行确诊。另一方面,通过全身ct的检测,这是比较灵敏,也是比较权威的一种检测,精确度达到95%,但是也有5%的漏诊率,也就是说有5%的病人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肠镜来进行确诊大肠癌。在临床上面进行全身检测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局部的检测大肠镜、纤维肠镜来进行局部的组织的活检来确诊大肠癌,明确诊断,而不能通过全身的血液的检测或者是ct来进行确诊,这个时候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语音时长 01:29

2021-12-30

57373次收听

大肠癌早起会拉粘液便吗
大肠癌的早期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性状及次数的改变,再就是有便血,有腹痛等表现。肿瘤,侵犯的肠壁引起粘膜,粘膜下层的改变,肠道的蠕动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分泌及蠕动变化,出现一些大便变稀,变浓稠,变脓血便,甚至有的病人还出现便血,所以早期的大肠癌也会出现黏血便。早期的判断是指没有出现远处的转移,比如肝的转移,肺的转移,或者说腹膜后的淋巴结的转移,或者是腹腔的肠系膜的转移等等,所以就说只要是肿瘤还局限在肠道。比如说侵犯的深度到了黏膜或者黏膜下层,只是局限在局部的时候,都会引起肠道粘膜的改变,导致分泌的改变,所以会出现粘液便。
语音时长 01:33

2021-12-30

94193次收听

大肠癌会不会遗传
大肠癌是不会发生传染的,并不是某一类的传染性疾病,不具备有这种传染源传播途径和这种易感人群。大肠癌的发生是由于的肠粘膜细胞受到了外界刺激或者是某一些基因的突变,或者是一些遗传因素导致了一个细胞发生了一个异型性的改变,进一步的由少变多变成了一个肠道里边的一个肿瘤,而引发了的所说的一个大肠癌。跟刚才所说的这些因素是有很大的相关性的,和某一些的这种细菌,病毒或者是寄生虫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所以他在人群当中不具有传染性,但是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或者是这种遗传的倾向,如果当的亲属出现了这种结肠癌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是有发生这种结肠癌的一些风险的,所以如果说家族里面有人患有结肠癌,要积极地进行结肠镜的检查,来去关注肠粘膜的情况,看看有没有结肠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66608次收听

02:20
指检正常还会得大肠癌吗
指检正常仍然可能得大肠癌。大肠癌是指直肠癌和结肠癌,对于直肠癌,通过指诊直接观察,从手指的手感、指套的血染,可以明确诊断直肠癌。大肠癌包括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它的位置比较高,部位比较深,基本不能通过手指摸到。所以出现了大便性状的改变和大便次数的改变时,指诊没有摸到肿块的时候,不能排除大肠癌,需要接受肠镜,通过ct来进一步的明确是否为大肠癌。
02:28
大肠癌早中期能治愈吗
大肠癌早中期有部分病例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早期或中期的时候,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浸润的深度是比较表浅的,通过手术将局部的病灶彻底清理干净,之后进行化疗或者是放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病情发展在晚期或者是中晚期,这时无法根治,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肿瘤切取的是偶然所见的病例,还是有部分的患者出现了引力的血性的转移导致的不可根治。
01:58
大肠癌能预防吗
大肠癌是可以做到早期预防的。大肠癌90%甚至95以上都是来源于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有很多类型,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样息肉和腺瘤样息肉,其中腺瘤样息肉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而且很多的大肠癌都是来源于这种类型的息肉,所以在一定的年龄段,特别是45岁的人群要做一次结肠镜的体检。看看肠粘膜是否发生了结肠息肉,如果发现结肠息肉,我们进行有效的內性下的治疗,是可以阻止肠息肉进一步发展成结肠癌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有效地做到结肠癌早期的预防。
大肠癌二期传染吗
大肠癌的遗传性不是特别强。也就是说,它不像有些遗传性疾病那样,如果父母发病,子女就一定发病。因为大肠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即使两个人的遗传背景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那么他们发生大肠癌的概率也不一样。所以,大肠癌患者的子女也并不是100%会得大肠癌。
大肠癌生物治疗方法
大肠癌疾病人们对它都比较熟悉了,现代社会中,发病人群逐渐增多,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人都想了解相关的治疗方法,这样有助于病情的恢复,也能够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究竟大肠癌日常接触有传染性吗
大肠癌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大肠癌有没有传染性?有没有遗传性?尤其是一些家中有小孩的家长,非常担心把疾病传染或遗传给孩子们。其实,大肠癌是一种与基因变异有关的疾病,肯定没有传染性。
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作用及方法有哪些
在中医看来大肠癌就是内乱,应该以中药的调理为主,有效的清理内乱。而且中药治疗大肠癌一旦控制住病情,就有着很稳定的疗效。治疗大肠癌的常用药物有苦参、白花蛇舌草、凤尾草、藤梨根等。
大肠癌晚期的药物治疗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人类吃的食物也较以前增加了,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很多的东西都是不健康的,这就直接导致到场癌患者的增加,好在,现今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很多,那么,外用药物能不能治疗大肠癌呢?我们就来看看吧。
01:47
大肠癌能活多久
一期的肠癌患者术后通过合理的巩固治疗,90%以上可治愈;二期80%的患者可治愈;三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再加上手术等局部治疗,一半左右的病人可治愈;四期的患者通过可切除的肝肺转移,经中西医及其它局部的治疗手段,四分之一的病人可活过五年。
02:12
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癌是原发于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直肠、盲肠、生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部位。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占第五位,女性中占第三位,而死亡率排名第五位。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环境、饮食三大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