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脂溢性皮炎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红斑、油腻性鳞屑伴瘙痒,可能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治疗方式主要有日常清洁护理、外用抗真菌药物、局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及中医调理等。
1、日常清洁护理
选择含吡啶硫酮锌或二硫化硒的药用洗发水,每周使用2-3次帮助抑制马拉色菌。避免过度烫染、抓挠头皮,水温控制在37℃以下。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调节皮脂分泌。症状较轻者通过规范护理可得到改善。
2、外用抗真菌药物
酮康唑洗剂能直接抑制马拉色菌生长,联苯苄唑溶液可干扰真菌细胞膜合成。使用时需在头皮停留5分钟再冲洗,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需与保湿剂交替使用防止皮肤屏障受损。此类药物对真菌性病因效果显著,但孕妇慎用。
3、局部糖皮质激素
哈西奈德溶液或丙酸氟替卡松泡沫剂可快速缓解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期红肿瘙痒。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避免引起皮肤萎缩。需配合抗真菌剂防止复发。面部及婴幼儿禁用强效激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阶梯减量。
4、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胶囊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夜间瘙痒导致的睡眠障碍。可能出现口干嗜睡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对于合并特应性体质者,可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甘草酸苷片辅助治疗。
5、中医调理
湿热证型可用茵陈蒿汤加减,血虚风燥者选用当归饮子。外洗方含苦参、白鲜皮等煎汤湿敷,针灸取风池、曲池等穴位。需辨证施治,配合刺络拔罐改善头皮微循环。中药起效较慢但副作用小,适合慢性反复发作患者。
患者应避免自行抠抓结痂,洗头时指腹轻柔按摩。冬季减少电热毯使用,夏季注意防晒。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如奶制品、坚果等可能加重症状。建议每3个月复查真菌镜检,顽固性病例需排查HIV等免疫缺陷疾病。合并渗出感染时及时就医,勿长期滥用激素类药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