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折断是怎么回事
子宫折断可能由外伤性损伤、分娩并发症、子宫手术史、子宫肌瘤变性、子宫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紧急手术修复、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术后康复治疗等方式干预。
一、外伤性损伤
严重腹部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子宫壁撕裂,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阴道大出血甚至休克。需立即进行开腹探查,术中可选用可吸收缝线修复裂伤,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抗感染。若合并盆腔脏器损伤,可能需多学科联合手术。
二、分娩并发症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产钳助产时,子宫下段过度拉伸可能发生断裂。典型表现为产程中突发撕裂样疼痛伴胎心异常,确诊后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可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联合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出血。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需严格监测子宫下段厚度。
三、子宫手术史
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剖宫产形成的瘢痕组织,在妊娠晚期可能发生自发性破裂。患者多有突发性下腹剧痛伴宫缩停止,超声可见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治疗需立即行子宫修补术,术中可配合使用纤维蛋白封闭剂,术后建议避孕至少两年。
四、子宫肌瘤变性
巨大肌瘤红色变性或肉瘤变时,瘤体可能穿透子宫浆膜层导致不全破裂。临床表现为持续腹痛伴发热,MRI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可选择肌瘤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可使用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缩小瘤体。
五、子宫发育异常
双角子宫或单角子宫等先天性畸形患者妊娠时,子宫肌层发育不良部位易发生破裂。这类患者孕前应进行三维超声评估,妊娠中晚期需限制活动量。一旦发生破裂需立即手术,对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采用子宫成形术,术后建议使用黄体酮软胶囊维持妊娠。
发生子宫折断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术后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促进组织修复,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纠正贫血。定期复查盆腔超声观察愈合情况,计划再次妊娠前需进行专业评估。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加重时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