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种什么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多发生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的生长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根据生长位置可分为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三类。
1、发病原因
子宫肌瘤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异常、干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女性患病概率较高,长期雌激素刺激如初潮过早、未生育或晚育等情况可能促进肌瘤生长。部分患者存在MED12基因突变,导致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
2、典型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等表现。黏膜下肌瘤易引起异常子宫出血,肌壁间肌瘤可能导致痛经或下腹坠胀感,浆膜下肌瘤增大时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引发尿频或便秘。肌瘤变性时可能出现急性腹痛。
3、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增大或形态不规则,超声检查能明确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MRI对特殊类型肌瘤鉴别更有优势。宫腔镜检查适用于黏膜下肌瘤评估,诊断性刮宫可排除子宫内膜病变。血清CA125检测有助于与卵巢肿瘤鉴别。
4、治疗措施
无症状小肌瘤可定期观察,药物治疗常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亮丙瑞林注射液等控制症状。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宫腔镜适用于黏膜下肌瘤,腹腔镜适合浆膜下肌瘤。聚焦超声消融等微创技术也可选择。
5、日常管理
避免滥用雌激素类保健品,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组织对雌激素的转化。贫血患者应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月经量多时注意休息。每年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肌瘤变化,计划妊娠者需评估肌瘤对妊娠的影响。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激素平衡。
子宫肌瘤患者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西蓝花、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调节食物,限制红肉及高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按摩,防止肌瘤扭转。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加重应及时就诊,绝经后肌瘤持续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治疗方案应根据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个体化制定。
相关推荐
01:06
02:14
03:14
02:36
02:2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子宫肌瘤及子宫肌瘤的病因
- 2 子宫肌瘤的治疗子宫肌瘤怎么自检
- 3 子宫肌瘤怎么来的
- 4 子宫肌瘤是怎么来的
- 5 什么叫子宫肌瘤
- 6 子宫肌瘤严重吗
- 7 子宫肌瘤产生怎么引起的
- 8 形成子宫肌瘤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