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是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子宫内膜异位、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紊乱、发热、性交痛等症状。
1、临床症状
子宫内膜炎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的下腹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阴道分泌物呈脓性或血性,伴有异味。月经周期可能缩短或延长,经量增多且伴随血块。部分患者出现低热或寒战等全身症状,性交时疼痛加剧。这些症状在劳累或经期前后可能加重。
2、妇科检查
双合诊检查可发现子宫体压痛明显,宫颈举痛阳性。阴道窥器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宫口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急性期子宫稍大且质地偏软,慢性期子宫可能均匀增大伴质地变硬。附件区一般无异常,但严重者可能合并输卵管卵巢炎。
3、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阴道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慢性患者可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宫腔分泌物PCR检测能明确病原体类型。
4、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见子宫内膜增厚超过12毫米,回声不均匀,宫腔内有液性暗区。严重者可见子宫肌层增粗伴血流信号增强。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与肌层界限模糊,宫腔积脓时可见特征性信号改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炎症范围及并发症。
5、病理活检
诊断性刮宫取得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可见间质内大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腺体结构紊乱伴坏死灶。慢性病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腺体萎缩。活检能明确炎症程度并排除子宫内膜癌变,需在月经周期增殖期进行以避免误诊。
确诊子宫内膜炎后应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下腹部热敷可缓解疼痛。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栓、头孢克肟胶囊等,禁止自行调整药量。治疗后需复查超声确认内膜恢复情况,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检查免疫功能与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