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荨麻疹是什么病
寒冷荨麻疹是一种因寒冷刺激引发的物理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接触冷空气、冷水或冷物体后出现风团、红斑伴瘙痒。
寒冷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皮肤肥大细胞在低温刺激下异常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有关。典型表现为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粉红色风团,边界清晰,伴有明显瘙痒或灼热感,温暖环境可逐渐消退。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血管性水肿,出现口唇、眼睑肿胀,严重时可引发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该病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家族性寒冷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婴幼儿期即可发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获得性寒冷荨麻疹更多见于青少年及成人,可能与冷球蛋白血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因素相关,需通过冷激发试验和血液检查明确诊断。
寒冷荨麻疹患者需注意冬季保暖,避免直接接触冷空气或冷水,外出时可佩戴手套、围巾等防护用品。日常洗澡水温建议保持在37-40摄氏度,避免剧烈温差刺激。饮食上减少海鲜、酒精等易致敏食物摄入,发作期间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奥洛他定胶囊控制症状。若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处理。